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人系列(12): 大學生

德國之聲中文網編輯部2005年4月26日

大學生哈特希先生,25歲,未婚,攻讀漢學和新聞系碩士。來自「長人之家」的他身高1米96,雖然愛打籃球,卻不是最頂尖的籃球選手。和一般大學生一樣,他喜歡泡咖啡店,小酒館,參加燒烤聚會,假期中得作實習或是打打工。雖然有點窮、有點壓力,但是日子還是比較自在愉快。

https://p.dw.com/p/6W0u
哈特希是眾多德國大學生中的普通一員

哈特希下了課,從教室出來,走過穿堂出到大街,往南走,沿途拐幾個彎,差不多才5分鐘,便回到他和妹妹合租的房子。學校內雖然有學生宿舍,但是兄妹倆運氣不夠好,都沒分配到房間,只好在校外租個房子合住。這兩房一廳約60平方米大的房子,房租和附加費用(如暖氣、瓦斯、電費等)算下來一個月大約370歐元,差不多相當於3700元人民幣。對幾乎沒有收入的兄妹倆人是個負擔。還好他們的父母在孩子27歲前,每月都還可以從國家得到每個小孩約150歐元的「小孩津貼」。也就是說,如果小孩到27歲還在讀書或是受職業訓練,他們的父母就可以領此津貼。於是媽媽就用這筆錢幫兩個孩子付了房租。

房租解決了,可是吃飯、交通、買書、零用及其它生活上的費用該怎麼辦?哈特希說:「我每個月可得到所謂的「助學貸款」約400歐元,錢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夠用。每位同學得到的款項不盡相同,完全視父母和自己的收入而定。」

「助學貸款」既然是貸款,當然要還回去。通常是離開學校工作五年後,開始還錢,還的數目得看每個人當時的收入及負擔而定。哈特希覺得這種方式很合理,對他自己及家人都有相當的幫助。

哈特希讀的是漢學和新聞系。在漢學系裡他遇到許多來自中國的同學。這幾年中,哈特希去過中國三次,主要的目地是學中文和實習。他也去過台灣一次,在台北的一家廣播電台實習,畢竟他讀的是新聞系,在媒體實習是理所當然而且必要的。哈特希說:「在德國作實習是很必要的,各行各業都很重視他們的新人是否做過實習,實習的成績理想不理想。在應征工作時,有沒有做過實習,有時並不是必備條件,但是大家都會勸你多去實習。」

所以哈特希不但在台灣做過實習,也在波昂的德國之聲中文部,甚至是其它媒體實習過。他從中學起就在他的家鄉萊比錫的「萊比錫報」的地方版實習。後來每年寒暑假有空時便去那裡打工,掙點零用錢,並且累積經驗。如今他已經成為該報該地方版的自由撰稿人,不時地為該報寫些報導。萊比錫報的杜爾伯地方版僅為當地的1萬5千個居民服務,訂閱戶雖然不多,但是報導的內容卻包羅萬象,從地方政治、交通、經濟、環保到體育、天氣、文化活動等,範圍很廣,所以哈特希自認在那裡學習到很多的寶貴經驗。

他既然去過中國,有沒有什麼趣事發生?他說:「有一次我和妹妹去重慶旅遊,結果許多小孩和大人圍在我們身邊,對著我們指指點點,我們原先很緊張,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們以前從來沒見過如此高大的人,而且是金頭髮的洋人。」那當然是幾年前發生的事,但不可否認,哈特希全家都「高人一等」。哈特希和父親都差不多1米96高,媽媽和妹妹都大約1米85高。一般德國男人可能平均1米85,女人1米70高。

除了旅遊、作實習外,哈特希也和其它一般的德國學生沒兩樣,課余之暇便去喝喝咖啡、上上小酒館、參加各種名目的慶祝會或是烤肉等活動,有時也去看戲或其它藝術表演。學校內也有學生會和各種體育活動或是戲劇藝術等組織。他雖然沒參加任何社團,但經常會和朋友一起打籃球、踢足球、騎自行車等等。

即將畢業的他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參加很多的活動。其它的同學呢?愛玩的人自然活動就多。有些人雖然愛玩,可是沒時間玩,因為他們課余得打工。這些學生多半打什麼工呢?「他們多半在餐館、小酒館、麥當勞等快餐店內當跑堂,也有人去戲院或歌劇院賣票或是作其它臨時工,或是在電話公司接電話。薪水從一個小時6歐元到12元不等。」

哈特希慶幸自己可領助學貸款,不必邊打工邊讀書。許多同學為了打工,往往不能專心於學業而拖延了學習時間。在以前大家可以常常聽到「萬年學生」的說法。有人甚至讀了40學期還不畢業,因為在德國當學生不但不用繳學費,還有許多優待,比如坐車等等。

但是時代不一樣了,漸漸的,德國各大學對學期數較高的「老」學生,或是讀第二個學位的學生將收取學費。而且整個學制也將有大幅度的修改,比如將引進所謂學士和碩士的制度。哈特希不會直接面臨這些變革,因為他很快就將畢業。但是,畢業後去哪裡呢?他說:「我當然希望能到一個可以用到中文的媒體去工作,我不會往企業或政府去發展,當然我不排除可能去中國工作,因為越來越多人這麼做,當然我也可能去台灣。不管怎樣,我必須先完成我的學業。」

25歲的哈特希已經不是徬徨的青少年,他有明確的目標,正努力一步一步去達成。他腳踏實地,努力不解,一如他溫柔但堅毅的個性。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