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企業家:在中國辦事,成功率高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10月24日

凱爾和合夥人是在亞洲、主要在中國作業的德國企業家。他們成功的秘訣是:將樣品拿到亞洲生產,生產之後的產品向德國企業推銷,這裡沒有中間商的盈利,而他們自己的盈利也有意壓得較低。

https://p.dw.com/p/4FXo
廣東省的高速公路圖片來源: AP

「開始時,我們想在德國組織生產。」他們談的是起步時手錶的生產經歷。這種表由兩部分組成,表本身以及表帶。德國在中國開辦的大型汽車公司如奧迪、歐寶之類紛紛購進這種表,將表帶寄給客戶,等到他們試車或旅行購車手續時再將表送給客戶。這叫做「刺激銷售」。這只表的外殼是塑料的,德國當然能夠生產,但費用極高。凱爾說,在中國可以找到生產樣品的廠家,他們無償生產樣品,但前提是,他們確信產品能夠成功。在德國,生產樣品的廠家只考慮眼前不虧本,至於產品今後能否走紅,對他們是無所謂的。

在中國進行的生產還有其它原因,比如中國當地工作人員積極性高,即使是臨時拿到手的大宗訂貨也能按期完成。這樣看來,在中國組織生產並不是單純因為那裡的薪水水準低。此外,中國工人講究組織紀律性。那麼在勞動保護方面的情形怎樣呢?德國企業家凱爾說,香港以外的中國地區,勞動成本也在提高,工人健康方面的費用由公司方面承擔。

廣東南部工業開發區的技術工人每月的薪水大約為1000歐元,普通工人則只能掙到大約500歐元。這筆錢比農民在山上種地還是更具吸引力的。因此,每個進行工業生產的工人似乎都可以實現其個人的發展願望。香港附近地區的工業生產設備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最現代化的設施,但它們運作得不錯,生產的產品價廉物美。

中國正在經歷類似德國60年代經歷的騰飛。中國許多居民開始買得起日常消費品,生活水準日漸提高的事實可以從德國出口統計數字中得到佐證。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的數字,2003年1月到6月間,德國對中國的出口與同期相比增加了33%,比向東歐的出口高出4倍。

企業家凱爾說,如果我向德國企業介紹我們的計劃,德國廠商給我的常常是一副無聊的面孔。在中國人那裡不一樣,中國人傾聽我的訴說,自然中國人傾聽的目的在於賺錢。

中國的載人宇宙飛行成功之後,這個國家似乎更加無所阻擋。就像30年前的日本那樣,中國商人正信心實足地活躍在各類博覽會和展銷會上。目前,生產設備方面德國賣向中國的出口仍高於買進的進口,但德國的這一優勢正在逐漸減弱,中國受過良好教育的職業工人和工程師正在大批量地出現,中國向全球大宗提供高精尖產品的時代不久便會到來。

那麼,德國應該向中國學習什麼呢?企業家凱爾認為,德國的許多事情應該簡化和更為靈活。在德國,年輕企業家不是沒有主意,而是貫徹這些主意阻力太大。然而,平心而論,凱爾在中國和世界其它地區之所以能夠闖開路子,同他們打的「德國牌」不無關係,德國產品享有的「可靠」、「堅固耐用」等世界聲譽是凱爾對產品「公關」策略中最核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