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企业家:在中国办事,成功率高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10月24日

凯尔和合伙人是在亚洲、主要在中国作业的德国企业家。他们成功的秘诀是:将样品拿到亚洲生产,生产之后的产品向德国企业推销,这里没有中间商的盈利,而他们自己的盈利也有意压得较低。

https://p.dw.com/p/4FXo
广东省的高速公路图像来源: AP

“开始时,我们想在德国组织生产。”他们谈的是起步时手表的生产经历。这种表由两部分组成,表本身以及表带。德国在中国开办的大型汽车公司如奥迪、欧宝之类纷纷购进这种表,将表带寄给客户,等到他们试车或旅行购车手续时再将表送给客户。这叫做“刺激销售”。这只表的外壳是塑料的,德国当然能够生产,但费用极高。凯尔说,在中国可以找到生产样品的厂家,他们无偿生产样品,但前提是,他们确信产品能够成功。在德国,生产样品的厂家只考虑眼前不亏本,至于产品今后能否走红,对他们是无所谓的。

在中国进行的生产还有其它原因,比如中国当地工作人员积极性高,即使是临时拿到手的大宗订货也能按期完成。这样看来,在中国组织生产并不是单纯因为那里的工资水平低。此外,中国工人讲究组织纪律性。那么在劳动保护方面的情形怎样呢?德国企业家凯尔说,香港以外的中国地区,劳动成本也在提高,工人健康方面的费用由公司方面承担。

广东南部工业开发区的技术工人每月的工资大约为1000欧元,普通工人则只能挣到大约500欧元。这笔钱比农民在山上种地还是更具吸引力的。因此,每个进行工业生产的工人似乎都可以实现其个人的发展愿望。香港附近地区的工业生产设备虽然不是百分之百最现代化的设施,但它们运作得不错,生产的产品价廉物美。

中国正在经历类似德国60年代经历的腾飞。中国许多居民开始买得起日常消费品,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事实可以从德国出口统计数字中得到佐证。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3年1月到6月间,德国对中国的出口与同期相比增加了33%,比向东欧的出口高出4倍。

企业家凯尔说,如果我向德国企业介绍我们的计划,德国厂商给我的常常是一副无聊的面孔。在中国人那里不一样,中国人倾听我的诉说,自然中国人倾听的目的在于赚钱。

中国的载人宇宙飞行成功之后,这个国家似乎更加无所阻挡。就象30年前的日本那样,中国商人正信心实足地活跃在各类博览会和展销会上。目前,生产设备方面德国卖向中国的出口仍高于买进的进口,但德国的这一优势正在逐渐减弱,中国受过良好教育的职业工人和工程师正在大批量地出现,中国向全球大宗提供高精尖产品的时代不久便会到来。

那么,德国应该向中国学习什么呢?企业家凯尔认为,德国的许多事情应该简化和更为灵活。在德国,年轻企业家不是没有主意,而是贯彻这些主意阻力太大。然而,平心而论,凯尔在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之所以能够闯开路子,同他们打的“德国牌”不无关系,德国产品享有的“可靠”、“坚固耐用”等世界声誉是凯尔对产品“公关”策略中最核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