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師華長技以制華?邯鄲學步!

文山 摘編
2019年3月2日

中國股市近期瘋狂上漲,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形勢喜人?面對經濟、科技、政治領域的全面挑戰,歐洲到底能否通過學習中國模式去抗衡中國?周末的德語報刊深入探討了這些話題。

https://p.dw.com/p/3EMT9
China - Shanghai - Skyline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Xinhua/W. Jianhua

(德國之聲中文網) 瑞士《新蘇黎世報》以"中國股市又一次瘋狂上漲"為題,刊發評論指出,本輪中國股市上漲,既有貨幣政策因素,也有技術性原因,唯獨與中國經濟形勢本身無關。

"在中國,似乎一切事請都要比其他國家更極端。不管是人口規模,還是經濟規模,抑或是現在的股市走勢。如果說,歐美股市最近幾周的強勢上揚令人驚嘆,那麼,中國股市的暴漲就可以用沉魚落雁來形容。滬深300指數今年初以來已經上漲了足足25%,要是再考慮匯率的波動,一個瑞士投資者理論上可以在過去兩個月從中國股市賺得30%的回報。

"這一切應該如何解釋?首先,中國人近期做了與經濟形勢不佳時一樣的事情:不顧私營經濟領域的超高負債率,刺激信貸的發放。投資者立刻就對此作出了反應,他們似乎非常熱愛風險,用借來的錢去買股票。這種所謂的保證金交易(Margin Trading)規模與證券指數走勢之間的相關性,可以通過實證研究來證實。

"其次,技術性因素也非常重要。MSCI指數就宣佈將在今後幾個月內大幅增加中國證券的權重。這一宣佈比外界預期的更早,也更明確。FTSE等其他指數也有相似的計劃。這就迫使指數基金以及指數型投資者去購買中國證券。然後,他們似乎自己也有了動力去購買中國證券,因為聰明的投資者能夠通過緊跟可以預測的決策來獲利。

"至於這些證券的真實價值,或者中國經濟的實際狀況,則與眼下的股市暴漲無甚關聯。"

Französischer TGV und deutscher ICE (neu)
德法高鐵廠商想靠合並來對抗來自中國的對手,但被歐盟方面以反壟斷為由喊停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epa/M. Vidon

《法蘭克福匯報》刊發了一篇由德國聯邦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執政黨基民盟議員勒特根(Norbert Röttgen)撰寫的客座評論。文章以"不要產業政策,而要市場競爭"為題,指出德國政府力推《國家產業戰略2030》從而與中國抗衡的做法,背棄了基民盟乃至德國幾十年來的市場經濟基本國策。作者認為,歐洲人想通過學習中國來對抗中國,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歐洲只有堅持自己的原則才能獲得成功:

"維護競爭原則並不輕鬆,而且競爭並不能保證企業的生存。但是,對於一個健康的國民經濟以及社會總體而言,市場競爭就是成功模式。保護主義政策所帶來的傲慢,則會導致經濟效率低下。在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中,固然一直有例外,但是,另一種聲音現在儼然成了主流:企業規模要大,企業的規模值得保護,政府比市場更有遠見。長期以來,法國就是這麼做的。法國經濟的長期根本問題也正在於此。

"市場競爭的創新推動力無與倫比。我們如今正生活在一個顛覆式科技創新層出不窮的時代,面對這樣快速的發展,政府又如何會有能力去預測2030年的經濟?又如何去介入2030年的經濟?"

作者注意到近期阿爾斯通與西門子合並案被歐盟委員會以反壟斷憂慮而喊停,德法兩國政府正試圖修改歐盟反壟斷法規,從而能夠組建大型歐洲企業來抗衡中車集團等中國對手。作者寫道:

TV-Sendung Anne Will, Gast Norbert Röttgen, CDU
德國聯邦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執政黨基民盟議員勒特根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NDR/Wolfgang Borrs

"我當然堅決支持加強德國經濟以及歐洲經濟的抵抗力。但是我也同樣堅定地認為,學習中國搞大規模企業、搞保護主義,這種做法只會損害歐洲自己。競爭是歐洲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面對中國時的優勢。"

文章認為,面對中國人的行業補貼等不公平競爭手段,歐盟應該通過世貿組織機制來制衡。"西方國家正面臨來自中國的全面挑戰,這包括科技、經濟、權力政治、意識形態等多個層面。我們歐洲人只有通過堅持歐洲自己的思維與行為方式,而非模仿我們的挑戰者,才能避免在這場競爭中落敗。"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