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美國為何而擔憂?

文山 摘編
2018年11月20日

美中兩國對抗的真正動機是什麼?北京是否真的應該摒棄其「以技術換市場」的外貿政策?德語報刊評論版,關注了這些話題。

https://p.dw.com/p/38ayW
Papua-Neuguinea APEC-Gipfel in Port Moresby | Xi Jinping, Präsident China & Peter O'Neill
在APEC峰會期間,習近平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奧尼爾舉行會晤圖片來源: Reuters/D. Gray

(德國之聲中文網) 持鮮明左翼立場的德國《青年世界報》就APEC峰會上中美兩國的唇槍舌劍發表了評論。文章以"故意搞破壞"為題,指責美國在峰會上惡意挑釁,其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遏制中國的影響力,防止其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霸主。

"華盛頓的目標是壓制中國的擴張,尤其是在亞洲地區。在本次APEC峰會上,雙方爭奪在巴布亞紐幾內亞乃至整個南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中國向巴布亞紐幾內亞承諾投資40億美元建設公路網路,美國、澳洲、新西蘭、日本則承諾為該國建設完整的電網。此外,美國還將與澳洲一道在這一南太平洋國家設立海軍基地。美國政府想要通過修改世貿組織等跨國機構的規則,來維護其當前的霸主地位。冷戰後,旨在壓制單個國家政府之經濟政策的所謂'華盛頓共識',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世界銀行之全球戰略的形式體現,主要獲益者則是美國的壟斷集團。現在,該'共識'也要被改變。這是因為,只要中國與別國以合作為基礎簽署協議,美國資本家就會在當地無利可圖。"

"華盛頓將會繼續不知疲倦地要求中國'轉變'其貿易政策,就像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周末在峰會上所說的那樣。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冷冷地回應說,歷史已經證明,不論是冷戰還是戰爭或是貿易戰,最終都不會有贏家。"

Donald Trump in Vietnam
圖片來源: Reuters/J.Ernst

奧地利《標準報》以"美中衝突 - 川普回頭"為題,刊發了由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格羅斯(Daniel Gros)撰寫的客席評論。文章認為,美中貿易戰近期顯出了偃旗息鼓的跡象。

作者首先指出,美國總是指責北京強迫外國企業"以技術換市場",但是這種指責根本站不住腳,因為西方企業向中國轉移技術是"自願的",這能讓它們進入商機巨大之中國市場時獲得更優惠的條件。而且西方企業一開始根本不擔心研發能力低下的中國能夠真正吸收、運用這些轉移的技術。但是在中國人的自主研發能力大幅提高之後,西方國家卻發出了這一指責。

"對於川普政府而言,真正值得擔憂的是中國即將趕上美國,在眾多領域確立科技領先地位。中美兩國都認為這些領域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但是逼迫中國修改技術轉讓規定,也並不能改變上述趨勢。"

"停止當前的技術轉讓政策,甚至還符合中國的利益。中國與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比重頗高,但是他們卻無法主宰世界經濟。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戰,其贏家將會是贏得歐洲、日本等第三方支持的國家。而贏得支持的方式就是表現出理性。對於中國而言,這意味著取消所有針對外資的限制,其中包括'技術換市場'之規定。"

"北京如果邁出這樣的一步,就會進一步增強中國經濟的地位,其付出的代價也並不會像中美兩國政界所想像的那般大。更重要的是:這將迫使美國要麼停止對中國的言語攻擊,要麼承認其真正動機不在於經濟,而在於地緣政治對抗。"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