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戰後「大屠殺文學」的發展軌跡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5年1月27日

應該如何用恰當的文字來描述集中營生活呢?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猶太大屠殺只能被當作事實來報導,但是卻不能夠寫成小說。第一批劫後餘生的作家正是如此,只是把他們的回憶寫下來。可是見證人都慢慢離我們而去。因此,近期一些年輕的作家以此為題撰寫小說。

https://p.dw.com/p/6AdM
鐵絲網後的孩子們圖片來源: APTN/SO

1945年1月27日義大利人普裡莫.列維從奧斯威辛集中營被解救出來。回到家中後他有一種強烈的沖動要把在德國集中營裡種種慘無人道的經歷公之於眾,後來他就記錄下了那些回憶。

普裡莫.列維是第一個出書講述個人經歷的奧斯威辛倖存者。他的作品《如果這也能稱為一個人》出版於1947年秋天。儘管在當時這本書完全沒有受到關注,並且被認為是不切實際的。可是目前它已經公認是大屠殺文學的基本著作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在事實闡述和事後回憶反思之間無以倫比的平衡性,使該書被認為是所有描寫集中營題材的作品中最好的一部。

近十年來,描寫大屠殺的文學作品越來越多。德國歷史學家阿斯曼說,過去是一種文化的產物。因為回憶是一個不斷改寫往日經歷和對這些經歷重新解釋的過程;同時還因為思想包括對發生事件的不斷闡釋。所以大屠殺倖存者當時的所見所聞和他們事後的文學創作不能劃分出明確的界限。

見證者本人以虛構情節來代替記錄回憶的情況也並不少見。每一種文學化的過程都表明要建立一種藝術的距離。直到2002年伊米魯.凱爾蒂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這種產生於上個世紀後半段的回憶文學才得到最終承認。如果要現存的記憶不被遺忘,共同的回憶不要消失,那麼它就必須從自傳性回憶轉型為文化性記憶;個人的回憶就必須從一個時期的見證轉變為長期的文學形式。

因此,人們不應該阻止年輕一代的作家通過歷史文獻去撰寫他們自己的文學作品。事實上,我們現在可以看出猶太大屠殺文學的結構變化。不是只有那些倖存者描寫大屠殺了。因為越來越多的親歷者陸續死去,所以湧現出了大批不是記錄自己的經歷,而是描寫別人回憶的作家。增加了許多通過二手材料撰寫的回憶文學。

當直接的回憶存入檔案,見證人離開的時候,那些後輩們憑借間接的回憶踏著前人的足跡。大屠殺成為可以自由商討的題目,成為藝術甚至商業的題材。我們處於從寫實到虛構,從親身經歷到倣傚想像的過渡時期裡。未來我們可以預見的是一種大屠殺虛構文學——從輔助參考書籍到語言藝術作品,甚至於到商業化。當猶太思想想要保持它的有效性的時候,首先被期待的是有品質的文學作品,然後是商業化作品——這一點必須被容忍,正如在耶路撒冷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裡的警句那樣:遺忘延長了流亡;記憶才是救贖的所在。

(文學評論家琪格裡德.勒夫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