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留德華人四年四部電影 搞笑新片揭露德國創業難

嚴嚴2008年1月16日

「網路銷售、冒牌德國經理、充當澳門博采報球員」-- 德國學生導演高源的第四部電影故事片「鴕鳥人」以其詼諧幽默的故事情節和電影對白,展現了新一代留德學人面對國外生活窘困的兩難選擇,笑聲之餘人們不禁要問:德國的生活是天堂,還是地獄?

https://p.dw.com/p/CpwW
又見高源:我的未來不是夢圖片來源: DW

德國北萊茵州烏珀塔爾市的夜空格外閃耀,從位於半山腰的放映大廳向窗外望去便是天空寥寥閃爍的星星。這裡就是高源的新片「鴕鳥人」的德國首映式現場。距離上一部他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在德國插隊的日子」已經過去近一年。此後,高源的電影可以用擲地有聲來形容,一石激起千層浪。前幾部電影在網上的點擊率超過了20萬人次。

Straussmensch
片中主要演員圖片來源: DW

談到新片鴕鳥人的創作由來,高源表示,如果說來德國是一種幸運,那麼怎樣在德國生活是這邊華人最大的挑戰。他說:「首先鴕鳥它有一個習性,就是在遇到危險情況的時候把腦袋扎進沙子裡,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想法,它以為這樣危險就不會降臨。很多在德國生活的華人生活遇到窘境的時候難免會有這種逃避現實的心理。」

片中的主人公大春是一位在德國生活了5、6年的中國學生,由於家裡經濟困難,大春必須在業餘時間靠干私活掙錢。迫於家人的壓力和現實的德國生活,進退兩難的抉擇讓大春走上了投機取巧的淘金路。因此高源認為,「鴕鳥人」是部現實主義作品:「很多人對藝術的創作觀點都不一樣,有的故事片不單純是用來講故事,而我的電影是純粹在給大家講中國人在德國創業的故事。但說到底電影是不是必須要有故事,我想都不重要。電影好看最重要。」

Straussmensch
共鳴、共鳴還是共鳴圖片來源: DW

從最初的電影「路」到這部「鴕鳥人」,片中的其他演員都是當地留學生參與拍攝的。夏丹幾乎每部戲都有演出,但每次再看電影中的某些情節還是會很感動, 「例如,上部戲「在德國插隊的日子」,其中有段台詞是小冬要離開德國時說的話。他把酒瓶一甩說,德國我再也不回來了。我自己來德國也5、6年了,經歷過很多人因為無法完成學業,最終選擇離開德國,所以其中的辛酸大概很多人都能引起共鳴。」

「鴕鳥人」故事中的人物始終都為能在德國更好的生活努力創業。最終,故事以悲劇收場。夢想的破滅、朋友的背叛、金錢的誘惑,對於主人公大春的可悲生活,在高源看來並不可悲,他說:「我覺得他不可悲,而是生活的現實很可悲。」

情感的空虛、對生活的焦慮給一些懷揣夢想到德國淘金的年輕人帶來一種「不確定」的感覺。而在面臨祖國經濟逐漸強大的今天,下一代或是下幾代的年輕人在德國的生活將會怎樣?導演高源說:「確實德國的學業很難,創業不簡單。但是每個人的困難,最終只有通過自己才能解決。我想引用電影裡的一句台詞,一切都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