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世貿會閉幕-只進了一小步

2005年12月18日

在香港舉行的世貿組織大會周日(12月18日)閉幕,與會者經過一周的爭吵和在場外抗議風潮伴隨下達成了一個妥協-歐盟同意到2013年取消對農產品的出口補貼。會議雖然最終有所成就,但卻不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https://p.dw.com/p/7eev
香港-反全球化者的盛大集會圖片來源: AP

上萬人參加的香港世貿部長級會議開始之前,不少人斷定這注定是一次失敗的會議。周日閉幕當天達成的妥協協定雖然並不是一個解決世界貿易不平衡問題的根本方案,但至少避免了世貿組織再次陷入僵局的尷尬。

世界上149個國家的部長級代表最終達成的一個重要的妥協是,歐盟將於2013年全面取消倍受爭議的農產品出口補貼。會後聲明還要求工業國家進一步開放自己的市場,但與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相比,就不能算是一個具體的承諾。確切的是,自2001年開始的世貿組織多哈談判回合還將繼續下去,2006年的談判過程將肯定不會平坦。

歐盟如願以償讓會議接受了他們提出的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的時間表。巴西外長阿莫裡姆此前一直堅持歐盟應該把這一時間定在2010年,但是最後還是代表20個「門檻國家」向歐盟做出了妥協。農產品補貼是西方工業國家為限制發展中國家對本國農業的競爭而採取的貿易保護措施。歐盟貿易專員門德爾松稱會議結果不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但可以接受。香港特首曾蔭權則表示,這是一個對發展中國家有利的結果,會促進世界貿易的自由化。

本次香港會議還達成一致,到2008年下一屆世貿談判回合時,世界上最貧窮的32個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工業國家出口的97%貨物將不受數量限量。本來,發展中國家要求西方工業國百分之百開放市場,但是美國和日本等國擔心本國的紡織和水稻種植業受到威脅,在協議中加上了一些例外規定。在對棉花種植業的補貼問題上,美國堅持不做出任何具體的取消補貼的承諾,而這一補貼政策的受害者則是非洲的靠種植棉花為生的農民。

除了歐盟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的時間表,大會沒有在取消國家補貼上達成什麼具體的結果,在服務行業的自由開放問題上也同樣沒有取得什麼明確結果,而只是籠統地說到2006年年底在做出決定。會議期間,德國代表七國集團利益而提出巴西等經濟門檻國家降低工業產品進口關稅的要求,但是大會的最後聲明沒有理會這一要求。

非政府組織OXFAM的貿易專家布魯默批評發達工業國只是在開放農業市場上做出了極小的讓步,但卻反過來要求發展中國家更多地開放工業產品和服務業市場。他說,「閉幕聲明的文本讓人非常失望,是對發展中國家的承諾的背叛。」

世貿會議的最後一天,會場周圍被警方嚴格地加以控制。周六,前來抗議的韓國農民與警方發生了嚴重衝突,據稱有900多人被警方逮捕,114人受傷被送進醫院。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