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回顾与反思:“五·一六通知“45周年

2011年5月17日

45年前的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著名的"五·一六通知",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拉开了序幕。今天,在"十年浩劫"的说法已经被普遍接受之后,民间左派却要求重新评价文革。

https://p.dw.com/p/11Htm
Ein junger Rotgardist mit Megafon spricht im Januar 1967 zu Passanten. Er trägt wie alle Angehörigen der Roten Garde auf Anordnung von Mao einen Mundschutz gegen Grippe. Die Große Proletarische Kulturrevolution wurde im Winter 1965/1966 von Mao Tsetung eingeleitet und dauerte bis 1969. Foto: Ian Brodie +++(c) dpa - Report+++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dpa

1966年的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五·一六通知》,为那场举世瞩目的大动荡拉开了序幕。1981年,在文革中饱受打击的邓小平主持政治局会议,将文革定义为"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的运动。

在今天的中国,对于"文化大革命"的评价人们无法再的保持一致的口径。一方面是官方以及海内外主流学者们所支持的"灾难"说、"浩劫"说。甚至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较早前与香港知名人士吴康民见面时也提到,"文革遗毒"和"封建残余"是阻碍中国人说真话的两股势力。而另一方面,却是以"乌有之乡"等少数网站为代表的民间左派要求重新评定"文革"。他们认为:"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运动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民主。尤其是是67年至69年之间,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以及在运动中广泛享有的结社权、贴大字报自由辩论的权利,对当下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没有个人尊严,"文革"不是民主

恰逢文化大革命45周年之际,针对围绕"文革"展开的种种讨论,本台记者采访了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郑宇硕。他对民间左派对"文革"的解读和温家宝所谈到的"文革遗毒"发表了看法。

首先,郑宇硕分析了民间左派重新解读"文革"的背景:"这种说法的提出,是为建国以来共产党的左倾做法作辩护,来批评现政府的政策纲领,也是为了给当前的政府施加压力。"

而对于"文化大革命是民主运动"的说法,他则予以驳斥。他说:"我们都知道,民主的前提是个人的尊严与权利。在这个基础上给予每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在个人尊严得不到尊重的情况下,又怎么能谈民主呢?""文革的时候,有些人是可以谈民主的,有一些人是革命的对象,什么权利都没有,那是怎么样的一个民主啊。"

"文革遗毒"是一种非理性政治文化

在谈到"文革遗毒"的时候,郑宇硕认为,这主要是指一些"非理性"的,"无政府主义"的政治文化。他说:"就是一鼓作气,一时的冲动,觉得什么时候,什么东西都可以破坏的一种盲动主义。既没有对人的尊重,也没有对制度和秩序的尊重。这就是文革的遗毒。"

在采访的最后,他也对中国领导层在一边鼓励人们讲真话,一边关押异议人士表达了不满。他说:"一方面最高的领导人之一跑出来鼓励人们讲真话,但同时我们看到一些说真话的比如艾未未啦,赵连海啦还有一些维权律师们所受到的打击。那根本就是完全相反嘛。我真的有一种很悲伤的心情。"

九十年代末,一些"文化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如姚文元和毛远新相继出狱,但他们都未出版回忆录。这段45年前的历史对普通人来说,仍然显得扑朔迷离。而围绕"文革"的讨论,仍然将继续进行下去。

作者:李立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