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泽林视点:机器人是救星还是敌人?

2017年8月27日

未来中国希望依靠发达的机器人系统来支撑其经济增长。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步骤,但是却有巨大的内政风险。

https://p.dw.com/p/2iqy9
China Kellner-Roboter serviert Bier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Y. Jianfeng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大片《变形金刚》系列火爆中国影院,十多年来一直十分叫座,但是今年6月上映的第五部票房成绩却出人意料的惨淡--也许是因为电影里渲染的科幻世界在中国早已经被现实所赶超。比如今年4月,中国物流公司申通快递发布的一段网络视频引起了舆论注目,其中纪录了申通物流车间里令人称奇的工作场景。

那里就像一座未来主义风格的蜂房,成百上千个橙色机器人穿梭其间,对包裹进行快速的分拣。这些几乎可以完全独立工作的"工蜂"每天可以处理多达20万个包裹。"这使得运营成本降低了七成",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不无赞赏地评论道。这要是在共产主义时代,可能要被称作"模范企业"了。或者也可以这么说:学习机器人,战无不胜!

"中国制造2025"

那个宣扬工人阶级"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中国,那个以大量廉价劳动力吓到西方的中国,已经是昨日黄花了。如今北京很明确地把重心放在了自动化上,这部改革计划叫做"中国制造2025"。昔日的"世界工厂"要在未来几年内崛起成为世界高科技强国,到2020年,中国立志每年生产出10万台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根据2017年世界机器人报告(World Robotics Report 2017),中国现在就已经是该行业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仅过去一年,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就激增27%,达到了8.7万台。国际机器人协会(IFR)主席杰玛(Joe Gemma)表示:"在这么短时间内有这么大幅度的增长,这是史无前例的。"

China Shanghai Kuka wird vom chinesischen Midea Konzern übernommen
美的收购库卡,引起极大关注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Zhang Jinqiao

中国的自动化产业和美日等其它经济大国相比还较为薄弱,因此中国仍然需要从国外引进专业技术。随着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Kuka),中国成功将自动化领域的一个全球领军企业收为己有,这在布鲁塞尔和柏林都引起了担忧。在时任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的倡议下,德国政府曾经一度尝试要阻止这桩收购案,但是根本找不到能够和出手大方的中国家电巨头美的相抗衡的欧洲投资者。对于精于机械制造的德国经济来说,在机器人领域拥有战略性的技术领先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的劳动人口萎缩

而中国则试图通过自动化发展计划来抵消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弊端:适宜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技术工人越来越稀缺,未来工资水平继续上涨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塑料和纺织加工工业的一大部分都已经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国家了,比如越南或者孟加拉国。

这一发展变化的迅速及其后果,从位于上海和苏州之间的昆山工业园区就可见一斑。2016年初,为苹果、微软、任天堂和三星等大企业负责加工组装的台湾富士康集团,就在自动化领域上走出了到目前为止最大胆的一步:昆山工厂11万工人里有将近6万人被辞退,他们的工作被机器人所取代。而这一举动并未引起北京"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抗议反对。

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失业

为什么呢?因为在过去常常因为工作条件恶劣而备受诟病的富士康,这次许诺要在未来增加对高级技能专业人员的培训,比如"研发和质检"领域。也就是那些开发机器人和控制操纵机器人的人。

北京当然也知道,这些措施无法弥补因此而流失的数百万农民工就业岗位。现在即使是正牌的大学毕业生都常常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大学生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和机器人数量的增加同样快。

Frank Sieren *PROVISORISCH*
专栏作者泽林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M. Tirl

工人的新假想敌?

为了避免大规模失业,中国必须要把这些缺乏专业培训的工人转移到不断增长的服务业中去。服务业目前的增长率虽然也达到了两位数,但还是不够快。中国人还是太爱存钱了,因为他们相信"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如今北京陷于两难境地:中国如果想要保持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没有别的道路可以选择。但是北京的决策者在改革过程中还必须要想出一些巧妙的应对计策,否则失去饭碗的无产阶级者早晚有一天会站起来反抗机器人阶级统治者。

(本文作者泽林20多年来生活在北京。)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