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研究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引发争论

2010年9月17日

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中国日益尖锐。延长法定退休年龄作为可能的应对办法之一长期引起争议,最近又因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员的表态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https://p.dw.com/p/PEND
保持活力图像来源: DW / Bölinger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中国早在1999年就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国家。关于推迟法定退休年龄的讨论,也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步升温。

按照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并沿用至今的企业职工退休制度,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干部为55岁,女性工人为50岁。但是,60年间中国的人均寿命大幅提高,按照现有制度,势必造成劳动力的浪费。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持的相关研究课题,一些专家希望"小步渐进"提高中国法定退休年龄,以减缓社会养老金负担,2015年开始到2030年,每3年提高1岁,一直提高到5岁为止,退休年龄从60岁到2030年男女同龄退休65岁。

这一专家意见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支持方认为,劳动者有要求继续劳动的权利,过早退休在某些行业如医疗、教育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另外,推迟退休年龄还能减少政府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反对一方则认为,国家无权强迫劳动者延长劳动年限,某些特殊行业如矿工、司机等60岁后劳动能力逐渐衰减甚至丧失,而且这个举措还会加大年轻人的就业压力。

穆光宗:各行业不能一刀切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穆光宗教授并不主张在所有行业中实行一刀切式的推行方式,他认为弹性的退休制度比较符合实际,给人们决定退休早晚的余地,按照事先的规定,早退收益少一点,晚退则收益多一点。他说:

"我个人观点,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退休年龄推后恐怕是早晚的问题,但是一定要是大家能够接受的方式,能够承受的力度,来渐进式的改革,要考虑很多的因素,包括不同行业的承受能力,他们的工作特点。"

9月1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的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对是否延长退休年龄还在研究当中,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结构和就业情况。

桂世勋:快速推迟法定退休年龄尚不具现实可能性

截至200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67亿,约占总人口的12.5%,赡养比已达到11.6%,即每100名劳动人口要负担11.6名老年人。预计到2035年,这一比例将高达50%。在老龄化问题较为普遍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男女退休年龄与中国相比晚5到10岁左右。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的桂世勋教授也认为,从长远来看推迟法定退休年龄势在必行。中国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给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和支付造成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女职工过早的退休年龄,造成极大的女性人力资源的浪费。但是,桂世勋教授认为中国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高峰期,中国至少在2020年之前还不具备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迟法定退休年龄的现实可能性。他说:

"中国现在这个时期劳动年龄人口非常多,那么这个非常多造成了中国面临历史上空前也是今后不会有的就业压力……如果说推迟的话,那么有可能增加失业率,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率。"

另外,桂世勋教授还认为推迟退休年龄也应该考虑到当下的国际经济环境,国际金融危机给本来就不容乐观的国内劳动就业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尽管对中国的压力、经济的影响不像西欧那么严重,但是中国的很多包括跨国企业、外资企业,它是外向型的经济,它也受到影响了。"

但是,桂世勋教授也谈到,像上海这个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80岁左右的城市,如果现行的户口迁移政策不会松动,未来十年间,15到59岁之间的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至少170万以上。因此,2010年以后逐步推迟退休年龄是比较合适的,今年2月上海市也已经提出相应方案,作为试点,柔性延长领取养老金的年限。

作者:克立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