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冰雪世界的艺术家

2012年4月2日

生活在极地地区无疑让人很难想象,不过有许多生命体顽强的生活在寒冷、黑暗的环境中。

https://p.dw.com/p/14Wej
Eisberg im Ilullissat-Eisfjord, Grönland Bild: Irene Quaile
图像来源: DW/Irene Quaile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极海与北极海常年被茫茫寒冰覆盖着,生存条件的异常严酷,使这里看上去似乎并不适合生命的生存。虽然有北极熊在封冻的冰面上出没,鱼类与海豹等各种海洋生物在海洋中游弋。可是对许多人来,北极海冰只不过是一块块冰冻的水块,不过这个印象完全是不正确的!

chi 0204 Überlebenskünstler - MP3-Stereo

冰层中的孔隙和细小卤水管道都是微小植物、生物的藏身之地,这里生活着细菌、真菌、藻类、扁形动物、小螃蟹等生命体。他们生存的空间几乎只有一根头发丝那么宽,而且它们生活的环境往往盐度非常高,因为当海水结成冰块时,盐是不会结冰的,可以为生命体补充其需要的氧分。

对于这些冰层住户来说,零下20度是家常便饭。他们始终要面对,自己的家园--生存空间随时都会有完全冰封、消失的危险。就好比一个人站在一个房间,而房间的墙壁两侧逐渐向中间移动,听起来像是恐怖片里面的情节!但是这些生存大师们往往各有其招来应对困境。

algen im eis.jpg Titel: Algen in Polareis Schlagworte: Alge, Eisalge, Polareis, Eis, Polarmeer, Meereis Bildbeschreibung: Die braune Färbung des Polareises resultiert von Algen, die in Hohlräumen im Eis leben. In welchem Zusammenhang soll das Bild/sollen die Bilder verwendet werden?: Artikel Bildrechte: - Es handelt sich um ein durch einen Verlag, ein Unternehmen oder eine Institution bereitgestelltes Bild (außer eine Bild-Agentur, mit der die DW einen Rahmenvertrag abgeschlossen hat): Angabe der Quelle/des Zulieferers: Alfred-Wegener-Institut Rechteeinräumung: bereitgestellt von Forscherin des AWI zur Verwendung für einen Artikel über Forschung des AWI Copyrightangabe: Gerhard Dieckmann, AWI Thematische oder zeitliche Nutzungsbeschränkungen: nur bei Berichten über Forschung des AWI. Bei anderen Berichten Pressestelle des AWI kontaktieren.
极地冰藻图像来源: Gerhard Dieckmann/AWI

抗冻耐寒有诀窍

很多生活在冰层的生物体都会生产抗冻蛋白,并把这种物质传送到水中。这种蛋白质能与已产生的冰晶相结合,防止晶格凝结,这样冰晶体积会保持不变,因此对生物体不造成危险。位于不莱梅港(Bremerhaven)的阿尔弗雷德·韦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Alfred-Wegener-Institut)发现,单细胞海冰硅藻圆柱拟脆杆藻(Fragilariopsis cylindrus)会生产一种特殊的抗冻蛋白。

这种抗冻蛋白不但可以改变冰晶的大小,还可以改变其内部结构,这样就可以改变冰的孔隙度。研究员格哈迪说:"我们估计,这种抗冻蛋白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冰,这种方式会让盐仍然保留在冰体渠道里面,盐如果留在这些细小的通道,冰孔隙的冻结就变得更加困难。"这种抗冻蛋白使得冰不会结成实心的大冰块,而会形成结构松散,有多个孔隙与小管道的冰晶网,这正适合海藻的生存。科学家们证实,在周围环境特别冷或者是盐分高的时候,圆柱拟脆杆藻就会分泌这种抗冻蛋白。

八仙"" 各显神通

除了抗冻蛋白质外,很多冰层住户还有别的绝招:它们可以分泌一种粘稠物质,比如大型聚合糖分子,在其周围形成一个保护壳来对抗其周围的环境。其原理有点类似潜水衣,当潜水员潜入水中时,潜水衣可以防止、减少身体与海水之间的交换,来减慢潜水时体温散失的速度。

不仅仅是冰,极寒冷的温度也是生命体的大敌。过低的温度会使细胞的细胞膜变硬,变脆而失去功效。所以一些冰层"坐地户们"会生产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细胞膜,这种物质往往会使细胞膜变得更加柔软和有韧性。

Bildergalerie Nordpol Nestler19.jpg
冰层暗藏生机图像来源: DW/Stefan Nestler

除了结冰、低温之外,这些生命体的生存还有另外的挑战:盐量过高。生存环境中,高盐度通常来说对生物是有害的:如果生物周围的环境盐份高过于生物体内的盐分,为了稀释盐分,平衡体内外盐浓度,生物体内的水分就会从细胞流出体外,不过细胞内水份太少就会导致生物的死亡。不过,这些存活艺术家们想出了一个绝招来对付这个自然规律:经过内部积累,生物体内会生产许多如脯氨酸、氨基酸、甘露醇等糖类化合物的分子,这些物质就像外部环境的盐份一样,也需要再稀释,为了恢复体内的平衡,水就会仍然留在细胞里。

南北极在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是极夜。不过,就算有太阳照射,往往进入到这些冰层住家的只有微弱的光线,特别是住在冰层很厚,而冰表又被雪覆盖着的"楼层",采光条件更为恶劣。许多依赖光合作用的生命体,比如藻类生物,用自身的调整来适用这种弱光条件,它们或者可以非常有效的捕捉光线,或者是本身可以生产大量所需物质。它们甚至可以自己决定吸取营养的方式:在黑暗的六个月里,他们切断依赖光合作用的营养方式,而以海水冲进他们细小的盐管中的营养素来维持生存。

总而言之,细菌,藻类,蟹和其他物种用他们特有的方式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斗志斗勇,顽强的活在这个看起来几乎没有生存条件的地方,为南北极带来了勃勃生机。

作者: Brigitte Osterath 编译:文木

责编: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