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谁在阻遏中国崛起?

2023年5月12日

中国最新发布的经济数据令大多数市场观察者大感失望。叫停"清零政策"后,中国经济曾一度快速复苏,但四月开始,外贸和内需的数据都不容乐观。

https://p.dw.com/p/4RGnd
China | Xi Jinping und Li Qiang beim Volkskongress 2023
图像来源: kyodo/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日报》发表评论称,对于当前差强人意的经济发展态势,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早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实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 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但问题真的如此简单吗?这篇题为《习近平成了中国发展的障碍》的评论写道:

"事情的真相显然要复杂得多,但中国的宣传机器却拒绝进行任何反思:令中国雄心勃勃发展计划陷入瘫痪的首要原因,绝非美国实施的对华高科技出口制裁,而是习近平自己制定的施政方针。正如奥巴马总统任内曾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供职的哈斯 (Ryan Hass)所说的那样:'唯一一个能够阻止中国崛起的国家,就是中国自己,而现在中国似乎就正在这样做。'

在管控欲极强的习近平看来,意识形态要比经济发展重要得多,这一点在其近乎癫狂的'清零政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除此之外,习近平在俄乌战争中选择站在俄罗斯一边的决策,不仅仅令西方政治家和外交官震惊不已,也让西方企业们充分意识到了过度依赖中国暗藏着巨大的风险。此外,习近平反复无常朝令夕改的科技管控政策,也使本土最成功的企业受到了永久性的削弱。"

中国官方公布的四月经济数据低于预期。
中国官方公布的四月经济数据低于预期。图像来源: AFP

评论指出,过去几年当中,中国共产党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和扩展,而这一切都是以阻遏经济发展为代价的。

"北京似乎已经忘记,他们现在正在挑战的西方制度,恰恰是过去几十年当中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益处的制度。同七十年代末开启的改革开放至少同样重要的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尽管当时的谈判相当艰巨,但最终欧盟和美国都对中国入贸表示欢迎。然而时至今日,西方的许多期望已经变成了泡影:中国变得更加专制,政府重新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而对西方企业开放市场的进程也陷入了停滞。"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提出建议称,今后政府应对德国企业的对华投资进行管控,对于特定领域,甚至有必要引入企业对华投资报备义务。建议刚刚出台,就在企业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南德意志报》发表评论写道:

"从政治层面而言,相关建议也是合乎逻辑的。因为政治家们虽然在不断敦促德国企业应在对华投资的问题上采取审慎态度,但企业届却对此充耳不闻。化工巨头巴斯夫继续在中国投入数以亿计的资金,汽车工业对撤出中国市场的选项也完全不予考虑。

企业的决定也许无可指摘,但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侵略战争充分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对一个单个国家产生过大的经济依赖是何等的危险。而德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远超当初对俄罗斯的依赖。除此之外,对中国的技术输出也同样暗藏着风险。总而言之,采取审慎态度是完全必要的。有鉴于此,哈贝克提出的建议,实际上也是值得企业高管认真对待的威胁。企业在做投资决策时将地缘政治风险考虑在内,并将风险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在2023年,这一切应当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愿哈贝克的建议仅仅只是威胁而已。"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