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漁業資源前景堪憂

Thomas Kruchem2008年12月19日

近幾十年來,漁業產品已經從區域性的食品變成了全球性的商業原料。無節制的改良裝備,使得捕撈隊得以持續壯大。歐洲和日本的捕魚船隊遍佈世界,數以百萬噸計的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遭到破壞性的捕撈,這甚至威脅到了海洋生物的多樣性。世界糧農組織認為,目前世界上70%的商業魚類資源已經消耗殆盡或者被過度捕撈。德國之聲中文網綜合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GJvv
日本的漁港圖片來源: AP

這是一個菲律賓南部島嶼上的小村莊,早上11點,6個漁夫把他們的船拖到岸上,勉強的把捕來的沙丁漁扔給女人們,疲憊的坐到椰子樹蔭下,沮喪的老Niang Son注視著大海,他們兩只捕撈隊整整工作了7個小時,卻只捕撈到了20公斤的魚,也就能掙個幾萬比索,合16歐元,甚至不夠支付燃油費。

漁業是向大海索取。全球範圍内有3500萬漁民,他們絕大多數生存在沿海的貧窮國家。全球大概有2億人從事魚類的加工和銷售,總共10億人靠漁業和相關產業為生。然而最近20年來,漁業資源遭到了過度的開發以至於出現了危機。小規模的漁業,更是跟不上裝備了大型現代化裝備的捕撈船隊的步伐,特別是歐洲和日本的海上漁業工廠遍佈世界。

受危機影響最嚴重的多半是那些臨海的貧窮國家,如菲律賓。水流,是穩定海中魚類種群最重要的因素:珊瑚礁,海草床和紅樹林是90%魚類生長的溫床,魚類就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生態群落中。但是提到這些,菲律賓的漁民只能無奈的聳聳肩。"越來越多的商業漁民",一名叫威廉的當地漁民指責說,"侵入到我們所在小島15公里之內的區域。而根據規定,只有當地的漁民才可以在這個區域撒網捕魚的。過去的20年來,我們島嶼附近的魚類減少了90%。"這些小漁民成了盜魚賊,他們捕漁的網織得更密了,捕漁的手段更殘酷了。

居住在宿務市的德國魚類經銷商黑格爾則表示:"所謂的非法炸藥捕魚每天都在這裡發生。""經常可以聽到水下的這種聲音",黑格爾說,"在小瓶子裡先裝上硝酸氨,注入汽油,再加上一顆引信就搞定了,引爆後,30平方米範圍的魚都被震上來了,然後很多收魚器把魚收集起來,每個收魚器能裝10到15公斤魚。如果有漏網的魚,漁民們會立刻追上去扔下一個收魚器。"

由於炸魚的效率"頗高",因此在菲律賓非常普遍。爆炸幾乎破壞了半徑幾百米內所有的水域:螃蟹,幼魚,珊瑚等等都跟著遭殃。這些肇事的小漁民,不過是為了生活,他們將2米長的拿破侖魚賣給中國商人,而這種魚則上了香港或者上海人婚禮的餐桌。德國技術合作公司的漁業專家肖爾茨說:"為了這300,400美金,這些漁民就將氰化物投入水中。"

"漁民們在水中投入氰化納。這是一種融於水的粉末,把它裝在有一個小漏出口的塑料瓶子裡,然後放到水下礁石的縫隙裡,這樣做是為了將魚麻醉,容易捕獲。問題是,即使是最小劑量的毒藥,也會導致珊瑚蟲的死亡。珊瑚蟲死了之後,只剩下一個赤裸裸的珊瑚骨架在那裡,珊瑚礁卻已經死亡了。"

菲律賓80%的珊瑚礁遭到破壞,紅樹林減少了80%。這主要是因為水產業的發展,以及建築木材的需要。此外,採礦業的發展,導致大量含有硫酸以及重金屬的廢水沒經過處理就流入了大海,也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

德國漁業專家表示,類似菲律賓漁民的做法也發生在很多發展中國家:沿海地區得不到充足的發展,只能靠海吃海。有相關的漁業法律,限定捕魚方法,捕魚數量以及時間,卻無法被強制執行。由此導致的結果是漁類資源不斷減少,1987年15%的海洋魚類就已經滅絕,而如今,這個數字是30%。

漁業專家表示:" 魚捕完了,就輪到了章魚,魷魚,然後大魚吃小魚,魚類資源就不能恢復。出於商業利益直到章魚也補捕光,就該輪到水母了,但水母無人問津,所以不會滅絕,但是它們就吃小章魚,那麼大海最終就會成為水母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