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稅務改革和環保政策

2006年5月6日

今年以來,中國政府實行新稅務政策。其中廢除農業稅、提高所得稅起征標準和開征高檔消費稅是最重要的三大舉措。時代周報認為,這些做法表明,中國政府開始注意社會弱勢群體,從下至上試行新的社會政策。但是:

https://p.dw.com/p/8Myc
人與自然—負擔太重圖片來源: dpa

「強大的對手在阻擋中國新的社會改革,全國到處都處於改革受益者組成的無形網路的統治之下,他們的成員是市長、區長、工廠廠長和建築企業老闆。過去他們瓜分農民交納的稅金和企業利潤。下面的平民百姓和上面的中央政府一無所獲。北京清華大學教授汪暉說,要改變這種狀況,僅靠北京有社會改革的願望是不夠的,必須使農民和工人積極加入到改革的過程中來。

中華全國總工會北京總部的副部長張國顯說:『計劃經濟時代,國家包了一切。計劃經濟結束後,我們對社會保障的必要性缺乏認識。』過去,總工會只是黨的宣傳工具,現在突然發起牢騷來。張國顯針對中國增多的社會動蕩事件說,工人的抗爭完全正常。他認為,問題的原因在於地方幹部。他指責說:『發生衝突的地方,工人的合法要求受到了忽視。地方負責人不與企業職工代表交談,不遵守國家法律。』聽起來,好像官辦工會也要逐漸解決現實問題。」

法蘭克福星期日匯報的一篇文章談的是中國巨大能源需求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文章對中國短期內改善環境表示疑問:

「在中國政界人士的頭腦中,能源管理開始慢慢起了作用,但並非出自對大自然的熱愛,更多是出於國民經濟方面的考慮。去年年底中國河流中的毒物隨波逐浪越過邊界,引起了轟動。這一事件深刻表明,環境保護是多麼必要。

但環保政策也是批評威權共產政權的聲音最先消失的領域,哪一個西方國家能聲稱一年之內全部改為使用無鉛燃料?去年十一月,可再生能源國際會以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提出的目標是,2020年以前,12%的電力將出自可再生能源,在初期能源消耗中至少要佔有10%的比例。

這樣的雄心壯志能否真的實現,是另一個問題。奧伯海特曼就不相信風力和太陽能在未來中國能起到較大作用,『這兩種能源太昂貴,只能在較小的範圍內使用』。雖然原則上中國大片地區有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潛力,但只要有廉價充足的煤炭,人們就不會以別的能源來替代,煤炭還會使用一百年。水電可能不久也要達到其極限。」